
地址:杭州市濱江區江漢路1786號
電話:0571-86673365
傳真:0571-86674065
郵箱:info@sino-isoflavone.com

近年來,由于大豆異黃酮在預防和改善中老年婦女更年期綜合癥、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腫瘤等方面的獨特功效,以及其在女性美容養顏方面的顯著作用,已引起全球范圍內醫藥、保健品科研工作者和生產企業的廣泛關注。
大豆異黃酮是一種類植物雌激素,具有與雌激素類似的分子結構,同時也是一種植物多酚,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大豆異黃酮具有一些獨特的理化性質和生理活性,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知識積累,談談大豆異黃酮的一些與應用密切相關的常用性質。
1、大豆異黃酮的氣、滋味
低純度的大豆異黃酮產品一般都有較濃的豆腥味,而高純度的大豆異黃酮產品就要淡得多,這是因為大豆異黃酮本身并不產生不良氣味。低純度大豆異黃酮中還含有很多雜質成分,而這些雜質成分中的中等碳鏈的羰基化合物和某些呋喃的衍生物是產生豆腥味的主要成分。另外,在大豆加工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豆腥味物質,主要是大豆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在脂肪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形成的異味化合物。 大豆異黃酮具有苦味、收斂性和干澀感覺,大豆異黃酮甙元比糖甙型大豆異黃酮具有更強的不愉快風味,尤其是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因而在口服較高濃度的大豆異黃酮時,會對喉嚨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
2、大豆異黃酮的熱穩定性
大豆異黃酮中丙二?;蠖巩慄S酮糖甙不耐熱,在濕熱情況下容易轉化成相應的糖甙型異黃酮,糖甙型大豆異黃酮對熱比較穩定,在240℃以上高溫時才會發生分解。在大豆異黃酮生產過程中,大豆中含有的丙二?;蠖巩慄S酮糖甙在濕熱條件下已基本全部轉化成糖甙型大豆異黃酮,因而商品大豆異黃酮主要是以糖甙的形式存在,對熱比較穩定。
3、大豆異黃酮的吸濕性
低純度的大豆異黃酮一般具有一定的吸濕性,暴露在空氣中時容易吸潮、結塊,同時顏色變深,高純度的大豆異黃酮則很少出現上述現象。這是由于大豆異黃酮本身并不吸潮,在低純度的大豆異黃酮中殘存有一定含量的大豆皂甙和低聚糖類,上述兩類成分都具有較強的吸濕性。
在保存大豆異黃酮時一定要密封保存,使用時盡可能一次用完,如果不能一次用完,則應重新密封保存,以免吸潮。
4、大豆異黃酮的耐酸堿性
大豆異黃酮分子中有酚羥基,故其顯弱酸性,一般在酸性條件下比較穩定,而在強堿性條件下,其分子母核容易發生斷裂而失去活性。
5、大豆異黃酮的還原性
大豆異黃酮,特別是大豆異黃酮甙元,具有多酚羥基結構,如染料木素(Genistein) 和大豆甙元(Daidzein)分別含有三個酚羥基和二個酚羥基,因而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和抗氧化能力,對體內脂質過氧化所引起的疾病,如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均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體外實驗證明,大豆異黃酮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劑,它能夠形成穩定的自由基中間體從而阻斷自由基反應,在抗血清脂質蛋白脂質過氧化方面,其作用效果甚至優于維生素E。
不過,另有實驗研究了大豆異黃酮對低密度膽固醇(LDL)的抗氧化活性,結果顯示,隨著大豆異黃酮濃度的增加,抑制LDL氧化活性越強,這種抑制效果還受抗壞血酸的增強。進一步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的抗氧化活性機制不是通過消除自由基作用,因它與抗壞血酸協同作用時對過氧烷基自由基的消除活性幾乎沒有。經過探討。他們提出大豆異黃酮是通過穩定LDL結構的完整性而發生抗氧化活性的。由于大豆異黃酮在血漿中的存在水平遠低于其它抗氧化劑,如胡蘿卜素、VE等,相對它們對抑制LDL氧化的貢獻就小得多,因此如果大豆異黃酮與其它抗氧化劑合用,其效果就要好得多。有文獻報道,大豆異黃酮與VE和VC配伍,不僅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效果,而且對去除黃褐斑效果十分理想。
6、大豆異黃酮的弱雌激素活性
大豆異黃酮的母核結構(異黃酮結構)與雌激素的母核結構類似,因而具有與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結構,具有一定的弱雌激素活性,通過與雌激素受體的競爭性結合,有效地調節人體內雌激素水平,從而發揮類雌激素活性(提高體內雌激素水平,發揮雌激素活性增強效應)和抗雌激素活性(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發揮雌激素活性抑制效應)。
1)、大豆異黃酮對人體雌激素水平的雙向調節作用
大豆異黃酮作為一種外源性的類植物雌激素,其結合雌激素受體(ER)的能力僅為人體內內源性雌激素的千分之一,因而其雌激素活性相對于內源性雌激素而言要低得多。大豆異黃酮的這種弱雌激素活性,通過其與內源性雌激素對雌激素受體(ER)的競爭性結合,表現出對人體雌激素水平的雙向調節作用。
無論是內源性雌激素,還是外源性雌激素,只有在它們與雌激素受體結合時才能發揮雌激素活性。當人體內的內源性雌激素水平較高時,大豆異黃酮通過競爭性結合部分雌激素受體,使一部分內源性雌激素不能結合到雌激素受體上,使其喪失活性,而大豆異黃酮的雌激素活性較內源性雌激素低很多,從而達到降低人體雌激素水平的效應,即抗雌激素活性。當人體內的內源性雌激素水平較低時,大豆異黃酮通過結合空余的雌激素受體,甚至激活部分雌激素受體并與之結合,從而達到提高人體雌激素水平的效應,即類雌激素活性。 大豆異黃酮在一定濃度下,究竟發揮類雌激素活性,還是抗雌激素活性,取決于很多因素,包括大豆異黃酮的局部濃度、內源性雌激素的濃度、組織器官中雌激素受體的數量、蛋白質吸附程度及代謝等。
目前利用較多的主要是大豆異黃酮的類雌激素活性,通過補充大豆異黃酮,提高中老年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預防和治療更年期綜合癥、骨質疏松等癥狀,同時在女性美容養顏方面發揮作用。
2)、不同大豆異黃酮成分的雌激素活性
大豆異黃酮的分子結構特征與內源性雌激素雌二醇相似,包括一對羥基,具有相似的距離,以及存在一個酚環,后者對其吸附于雌激素受體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大豆異黃酮不同活性成分之間分子結構的細微差別,也會導致它們之間雌激素活性的不同。染料木素(Genistein)較大豆甙元(Daidzein)多一個酚羥基,很多研究結果顯示它的雌激素活性比大豆甙元要高。